檢驗演員演技的方式有很多種,但對于很多觀眾而言,哭戲無疑是其中最直觀的一種。要哭對情緒,哭的有層次,還要哭的感人,無疑是相當考驗演技的。
在今年第33屆電視劇飛天獎上,演員熱依扎憑借在《山海情》中的優秀表演獲得優秀女演員獎。直至今日,她在劇中的哭戲仍令人心疼。
那,什麼樣的哭戲才算得上會哭呢?
在擅長寫苦情戲的瓊瑤看來,哭戲的門道可太多了。黃奕曾經想過要去參演《情深深雨濛濛》,結果同公司一起去的不少人都被瓊瑤選上了,只有黃奕落選了。
而瓊瑤拒絕黃奕的理由只有一個——覺得她的哭戲不好看。
在一檔綜藝節目中,黃奕提起這段往事,她說在瓊瑤看來,美人落淚,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。在說到傷感台詞時要眼睛一直含著淚,然后到台詞差不多說完了,你的淚才能一粒一粒,晶瑩剔透地掉下來。
而且還強調不能哭得面目全非,淚如雨下,而是要一滴一滴地讓眼淚落下,不能掛在臉上。
一同參加節目的演員溫崢嶸聽完以后直呼:「好難!」
是的,好的哭泣真的很難!
因而,拿捏好哭戲,似乎也是所有瓊瑤女郎的必備技能。劉雪華作為最早期的瓊瑤劇女主,其哭戲就深得瓊瑤的點撥。
先是淚盈于睫,而后一滴滴眼淚如珍珠般從臉頰滑落,整個過程眼睛不眨,表情不崩。
最關鍵的是,雖然她沒有過多的表情,但也絕非「撲克臉」,而是在此時將所有的情緒都藏在了一雙眼睛里,不讓面部表情在這一刻搶戲。
除了劉雪華,像秦嵐和王艷這些瓊瑤女郎,也都統統學會了類似的哭法。
都能做到,雖然眼淚在她們的臉上淌,但傷心卻能在觀眾心里留的效果。
當然,不只是瓊瑤劇,美人落淚惹人憐的畫面在影視劇中可以說是比比皆是。
在《余生》這部劇里,楊紫將女主既委屈卻又不想示弱的情緒完美拿捏,皺起的眉頭,蓄滿淚水的眼睛,就連嘴角下壓,強忍不讓自己崩潰的這種小細節都演出來了,直接把悲傷情緒蓄滿,看著就讓人心疼。
楊紫作為年輕演員,在最近一些作品中的哭戲也都是可圈可點的。
但是說起和哭戲有關的故事,也有演員們拍哭戲時要滴眼藥水,或者在拍攝時憋淚憋得五官扭曲的笑談。
有不少的年輕演員,似乎不會哭了。尤其當這些年輕演員的哭戲和前輩們重合時,那對比是相當的慘烈。
一、劉若英,無法超越的「邊吃烤鴨邊流淚」
《天下無賊》里,當警察找到劉若英,想要告訴她丈夫的死訊時,劉若英正在吃烤鴨。
她對于警察要說的話其實早有預感,但是內心卻不愿面對現實,于是讓警察等她吃完了再說。她說這句話的時候,目光始終沒有看向警察,表情也如一潭死水,讓人一眼就看出了她的內在情緒。而說完后她就將手里的烤鴨往嘴里塞,塞得滿滿當當,似乎是在用吃這個動作填補心里的空。
嘴角沾了甜面醬她也絲毫不在意,咀嚼似乎也成了機械的動作,生動地演繹了什麼叫食不知味。
誰都看得出來,她只是想借吃烤鴨的舉動來掩蓋自己內心的悲痛。
然而吃著吃著,眼淚還是不自覺地就從眼眶里奪眶而出,而此時咀嚼的動作也慢了下來,終究是沒法裝得若無其事。
二、「爆發式哭戲」還得看孫儷
很多人可能覺得爆發式的哭戲會比那種隱忍的哭戲要容易得多。
然而事實并非如此。
說到爆發式哭戲,那孫儷在《甄嬛傳》中得知沈眉莊難產去世時的那場戲,絕對是教科書級別的。
因為噩耗來得太突然,所以孫儷沒有馬上爆發,而是眼里含著淚,整個人渾渾噩噩地往外走,此時四肢已經發軟。
而越走,心里的那份痛就越明顯,眼淚已經止不住地落了下來,這時候已經需要靠槿汐攙扶著,幾乎要昏厥過去。
最后徹底回神,意識到沈眉莊真的撒手人寰時,就徹底爆發出來,扶著柱子失聲痛哭,人也不斷往地上癱。
前幾位的表演,一個勁地去體現「爆發」的狀態,卻不知道情感最緊張到位的往往是爆發的前一刻。
孫儷就很聰明地把爆發前瀕臨崩潰的一段給演出來了,給后面的爆發式的哭戲奠定了基石,不會讓人覺得她哭得過分夸張,因為所有情緒都是一點點釋放出來的。痛失孩子后的哭戲也是讓人為之動容。
三、蔣欣,張柏芝,張曼玉,熱依扎示范怎麼演一邊笑一邊哭
笑中帶淚的演繹,更能展示人物豐富又糾結的內心活動,更能讓觀眾共情。
因為在表情上,哭和笑是兩個極端的狀態,但是當這兩者合二為一時,往往會碰撞出讓人意外的效果。
蔣欣在《甄嬛傳》里得知自己對皇帝的情愛都只是自己的一廂情愿時,一邊落淚,一邊卻仰天大笑。
她的笑,是笑自己的真心錯付,是笑自己活成了一個笑話,更是笑自己輸得徹徹底底。
蔣欣的眼神里有不甘,有自憐,整個人顯得有些癲狂,但是卻讓人覺得格外心疼。
蔣欣用這場戲成功為囂張跋扈的華妃洗白,將她演成了一個一入深宮誤終身的可憐人。
還記得張柏芝在《喜劇之王》中的哭戲嗎?在車上不受控制的喜極而泣時,絕對可以稱得上一場邊笑邊哭的教科書式表演。
還有張曼玉在電影《甜蜜蜜》中的一場哭戲。當他看到去世的丈夫,為了討她歡心,身上紋的米老鼠時,先是沒忍住一笑,仿佛回憶起了以前的幸福甜蜜,緊接著開始了低頭痛哭。
再看《山海情》中的熱依扎。
不管是默默落淚,還是嚎啕大哭,還是笑中帶淚,哭的形式有很多種,但是想要哭得讓觀眾憐惜,讓觀眾共情,那麼秘訣只有一個——就是要哭得真實。
哭不只是掉兩滴眼淚,如果只有眼淚沒有情緒,那麼就成了小孩子無意義的哭鬧,除了惹人心煩外毫無作用。
而情緒的來和去都是一個漸變的過程,哭戲也需要表現出這種過程來,才能哭得真。
然而現在的一些演員,在演戲前,沒有去琢磨和觀察過正常人的表情變化,覺得臉上掛兩滴眼藥水就是傷心欲絕,甚至有人還要滴兩瓶眼藥水。
而從劉若英、孫儷、蔣欣等人的表演中,可以看到她們演哭戲時是很注重內心表達的。
演技是練出來的,但是在這個流量時代,很多人只想著沽名釣譽,演戲只是他們積累人氣的一種方式,演完一部戲還要忙著跑綜藝、給品牌站台,哪里有時間和精力去琢磨演技呢?
觀眾之所以忍受不了拙劣的哭戲。用眼藥水代替眼淚,用亂飛的表情代替內心的情緒,因為這是演員在表演上的一種敷衍,更是對作品和觀眾的不尊重。
這種敷衍的態度,換來群嘲也不足為奇。因為演員最重要的還是演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