哪吒打得牛魔王跪地求饒,卻被孫悟空反傷,背后究竟有什麼隱情?
ADVERTISEMENT
前言
在神魔小說《西游記》中,哪吒一戰成名,身手了得,但他的戰績并非完全憑自己。哪吒之所以能夠大放異彩,其實與他的父親托塔天王以及如來佛祖的關系息息相關。

一
哪吒這個名字響當當,他最著名的事跡便是替天庭降伏惡猴孫悟空與蠻牛妖王。但這兩場勝利的內幕并不簡單。
第一場戰斗,哪吒奉玉帝之命前往捉拿作亂的孫悟空。此前,巨靈神已戰敗于孫悟空,局面危急。哪吒化身三頭六臂,手持六樣神兵與悟空大戰三十回合。
就在雙方難分伯仲之時,悟空突然變化逃脫,繞到哪吒背后,一棒打傷他的肩膀。哪吒疼痛難忍,不戰而逃。這場戰斗哪吒表現強勁,卻也暴露了嚴重弱點——怎會讓悟空襲背成功呢?

其實,這正是哪吒刻意而為。因與父親托塔天王關系不睦,哪吒知道托塔天王不會全力相助。
ADVERTISEMENT
為免托塔天王趁機奪功,哪吒選擇假意失敗,轉移托塔天王的注意力。父子兩人互不相讓,才導致這次行動的失敗。
如果托塔天王奮力支持哪吒,配合使用其手中的寶貝鏡與塔,加上哪吒的神通和武藝,悟空必然難逃一劫。可惜托塔天王視哪吒為心腹之患,只想獨占功勞,這才有了制服悟空的大好時機。
其實,哪吒與托塔天王的關系之所以如此緊張,也與哪吒的成長經歷有關。

哪吒自小便神力過人,擁有與生俱來的強大實力。這原本應是天賦異稟,但托塔天王卻對這樣的兒子既驕傲又防備。托塔天王自負不凡,視哪吒的神力為對自己權威的潛在威脅。
這種心結在哪吒鬧海后達到頂點。哪吒為救母親,誤打誤撞得罪龍王,險些丟了性命。任何正常父親都應救助兒子脫險,但托塔天王卻強令哪吒「削骨還父」,置哪吒于死地。
這樣的經歷讓哪吒對托塔天王產生了根深蒂固的怨恨。幸而如來佛祖救助哪吒,重新樹立了父權形象,這才彌補了哪吒心中遭受背叛的創傷。但哪吒對托塔天王的反感,已化為骨子里的反骨。

ADVERTISEMENT
所以哪吒才會在圍剿孫悟空時,刻意掩蓋自己的實力,讓托塔天王嘗到失敗的痛苦。這是哪吒內心對托塔天王的一種未卜先知的報復。父子兩人理應手足情深,卻因托塔天王的驕傲與偏見,淪為彼此猜忌的局面。
二
托塔天王與哪吒如此猜忌對立,其根源在于兩人的父子關系并不像表面那樣。哪吒生來神力過人,卻不被托塔天王所喜。後來哪吒得罪龍王,被托塔天王迫令削骨還父,幸虧如來佛祖解救,讓哪吒重生為佛子。
自此,哪吒便以如來為真正父親,對托塔天王極為抗拒。托塔天王也只有依靠如來所賜寶塔,才能管教哪吒。如來成了兩人關系的調停者,而他們的矛盾最終導致對抗孫悟空戰敗。

若不是托塔天王怕哪吒搶功,也不會獨善其身,這場對孫悟空的圍剿或許就能成功。可惜父子間的嫌隙太深,害了大事。這也為日后哪吒的變故埋下了伏筆。
第二場戰斗,哪吒則是應佛祖召喚前往擒拿作亂的牛魔王。此時,四大金剛已經圍攻老牛,哪吒與托塔天王趕到會師。
兩人此次行動異常默契,配合使用寶鏡與法器,最終生擒牛魔王,令其投降如來。之前的猜忌此時煙消云散,哪吒與托塔天王突然間團結一心,原因何在?
ADVERTISEMENT

答案是如來佛祖在背后發出指引。托塔天王與哪吒都受如來恩澤甚深,此時焉能違拗佛命?為報答如來,兩人才攜手并力,順利完成任務。
其實,如來之所以能化解哪吒和托塔天王的矛盾,也與其高深的佛法和慈悲心腸分不開。
三
作為佛祖,如來悟性極高,洞徹世間萬物的因果業報。他深知哪吒和托塔天王的隔閡源于彼此的錯覺與偏見。如果不能開導兩人放下成見,對方的價值,這份隔閡將成為心魔,終生難解。

所以,如來不但救助哪吒,讓他重生為佛子,也賜予托塔天王寶塔,讓托塔天王認識到管教哪吒的不易。如來用這種巧妙的方式,調動兩人內心對親情的眷戀,慢慢修復破裂的父子關系。
同時,由于如來的大智大慧,對世間萬物都懷有同理心。他不會簡單責怪哪吒和托塔天王,而是設身處地為兩人著想。如來也明白托塔天王的驕傲自大和哪吒的叛逆 個性都源于各自的成長環境。
ADVERTISEMENT
所以,如來一方面嚴格要求兩人彼此包容諒解,一方面也大力贊賞、鼓勵哪吒和托塔天王的正面素質。這樣漸漸化解他們內心的誤會,讓父子關系由負面走向正面。

如來運用佛法與智慧,終于打通了哪吒與托塔天王的心結。兩人在如來的悉心引導下,重新建立起信任,才能在戰場上互相配合,共事戰場。這其中蘊含的佛理精深,也成就了如來的大智大慧名聲。
由此可見,哪吒的戰績很大程度上仰仗他人。首戰之敗因為父親不全力支持,負傷退卻;次戰之捷則依靠如來佛祖的指點,實現父子聯手。
其實這也表明,哪吒原先并未足以獨當一面。他需要托塔天王的光環加持與如來的指引,戰斗才能成功。哪吒本人的實力固然出眾,但沒有外援助力,也難以對抗猴牛二怪。

從這個角度看,哪吒的成功來之不易,其中跌宕起伏,反映了他與父親及佛祖之間微妙的關系演變。
ADVERTISEMENT
托塔天王的光環為哪吒披掛上甲,而如來的指引則令他戰無不勝。功成名就的背后,哪吒走過了一段與父親修復關系,重新認識自我的過程。
這其中蘊含的家庭倫理與成長意義,為哪吒的形象增加了立體感。他不僅是以武力稱盛的英雄,也是一個在外力支撐下成長的普通人。哪吒的故事因此變得更富有人性化的亮色。

結語
神魔小說中的人物,往往通過一番波折獲得更廣闊的視野,這也成就了他們傳奇色彩。哪吒的經歷反映了一個普通人成長為大丈夫的艱辛,但終究在父輩及導師的啟迪下完成蛻變。它讓哪吒這個象征正義的英雄更加圓融,也令人深思不以,需要外力培育的普遍道理。
人生路漫漫,父子相依,師生互助,方可化險為夷,開創新天地。哪吒的故事警示人們珍惜身邊支持,也鼓勵我們積極化解關系誤會,成就美好未來。

ADVERTISEMENT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