蔣緯國原配:10年流產8次,35歲難產而死,遺言讓丈夫婚姻成悲劇


ADVERTISEMENT

1953年,蔣緯國的妻子石靜宜經歷了8次流產,第9次懷孕時因難產而死。兩年后,蔣緯國再娶了一位小20歲的混血美女。可是就因為石靜宜臨終前的一句話,讓這段婚姻成了悲劇。這是怎麼一回事呢?

一見鐘情,有情人終成眷屬

1942年,西安火車站,蔣緯國獨自在候車室里等車。百無聊賴之際,一位年輕漂亮的姑娘讓蔣緯國的眼前一亮。

只見那姑娘留著時下流行的短髮,身上的旗袍恰到好處地襯托著她優雅的氣質。她正低著頭專注地看著一份英文報紙,時不時地還會宛然一笑。

這一幕深深地打動了蔣緯國,他不由自主地起身走到那姑娘的面前,問道:「小姐,你的報紙可以借我看一下嗎?」

姑娘驚了一下,抬起了頭,滿是狐疑地看向蔣緯國。

當時的蔣緯國從德國留學回來,正在胡宗南的軍隊里任職,因此當天他穿著一身軍裝。在當時,懂得英文的人并不多,更不要說懂英文的軍人了。

于是,姑娘耐心地說道:「抱歉,我這是英文報紙。「

蔣緯國笑了笑,沒有說什麼,只是稍微湊近了些,徑直地用英語讀起了報紙上的內容。

姑娘臉一下子紅了起來,默默地把報紙遞給了蔣緯國。因為這份報紙,兩人慢慢地交談了起來。

經過交談,兩人知道了彼此的身份。女孩名叫石靜宜,是西北紡織大王石鳳翔的二女兒,畢業于國立西北大學,還彈得一手好鋼琴,可謂是名副其實的千金小姐。

ADVERTISEMENT

兩人相談甚歡,巧的是兩人竟然在同一列車廂里。于是兩人在怡人的風光里一路暢談。

蔣緯國和石靜宜都有著很好的教養和不凡的談吐,彼此之間都生了傾慕之心。只是礙于羞澀和矜持,兩人當時都沒有捅破這點心思。火車到站時,兩人雖然都很不舍,但也只能無奈的道別。

或許是上天注定的緣分,不久后的一次宴會上,蔣緯國和石靜宜再次相遇了。這一次見面讓兩個人確定了心意,不愿意再錯過彼此。之后,兩個人就談起了戀愛。

1944年12月,蔣緯國和石靜宜舉行了盛大的婚禮,商界政界各類名流都參加了婚禮。他們兩個人的結合一時之間傳為佳話。

天妒紅顏,再相見陰陽兩隔

婚后,為了和蔣緯國守在一起,石靜宜跟著蔣緯國住到了軍營中。

雖然蔣緯國是蔣家二公子,但是在軍中他也沒有受到多少優待。當時,他只能和石靜宜住在一座破廟里,日子過得很艱苦。

可是,石靜宜雖然是從小嬌生慣養的大小姐,卻從沒有對蔣緯國發過一句牢騷。反而是蔣緯國時常覺得委屈了石靜宜,心里不是滋味。

ADVERTISEMENT

每當這時候,石靜宜都會勸慰道,只要和他在一起,其它的她都不在乎。

兩人一直很恩愛,可兩人結婚了近十年,也沒能生下一個孩子。

原來早在兩人結婚前,石靜宜曾為蔣緯國懷過一個孩子,只是她偷偷地將孩子打掉了。她擔心未婚先孕的事會破壞蔣緯國的名聲,影響她的政治前途。熟料,因為那次打胎,讓石靜宜的身體受了損傷。

在之后的10年間,石靜宜一共懷孕了8次,可每次都以流產告終。

接連的打擊,讓蔣緯國和石靜宜身心俱疲、痛苦萬分。

1953年,34歲的石靜宜再次懷孕。這讓兩人很高興,也格外地小心。從懷孕起,石靜宜就開始臥床修養,做好保胎工作。可是臨近預產期時,卻發生了意外。

當時,石靜宜的預產期為九月中旬,而蔣介石的生日恰好是九月十五。石靜宜很想孩子的生日和公公的在同一天,為此,她先是讓醫生給她打安胎針,不讓孩子提前出生,後來到了九月十五孩子沒出生,又用上了催產針。

這樣的一番折騰后,原本就體弱的石靜宜難產了,緊急送到醫院也晚了,結果是一尸兩命。而此時的蔣緯國正接受蔣介石的安排在美國出差,等他回到家時,見到的是兩具冰冷的尸體。

斷弦再續,只思舊人不念新

石靜宜去世后,為了紀念愛妻,蔣緯國拿出了所有的積蓄,在台灣創辦了兩所女子學校。

ADVERTISEMENT

自從石靜宜走后,蔣緯國消沉了很長一段時間。直到1955年,蔣緯國在一次舞會讓認識了一個和石靜宜有幾分相像的女孩。

女孩名叫邱愛倫,他的父親是國民黨的軍官,母親是個德國人。當時邱愛倫只有19歲,是個學音樂的浪漫女孩。

蔣緯國看到邱愛倫之后,死了很久的心一下子有了生氣,對邱愛倫展開了激烈的追求。

雖然邱愛倫比蔣緯國小了20歲,但是蔣緯國不論是談吐還是外貌都很有魅力,年輕的邱愛倫很快就被蔣緯國俘獲了芳心。

1957年3月,21歲的邱愛倫和41歲的蔣緯國東京完婚。婚后兩人過了一段甜蜜的生活,結婚第5年,邱愛倫就為蔣緯國生下了兒子蔣孝剛。這對人到中年的蔣緯國來說是莫大的喜事。可是兩人的婚姻也出現了裂痕。

原來蔣緯國的心中一直惦記著石靜宜,從沒有放下。他始終念著石靜宜臨終前留給他的那句話:「今生緣淺,來世再見。「

蔣緯國在家里的時候,常常一個人在房間里對著留聲機發呆,那是他生日時石靜宜特意從德國買回來的禮物。看著留聲機,他就會回想曾經兩人伴著舞曲攜手共舞的場景。可是他永遠不會注意到每次他發呆時,邱愛倫在一旁是多麼的落寞。

蔣緯國對石靜宜的深情讓邱愛倫覺得自己就是一個笑話,明明自己是活生生地陪在他身邊的人,可是他卻一直在她面前懷念一個已經去世的人。

ADVERTISEMENT

後來她明白,蔣緯國當初的熱烈追求不過是尋找一個替代品而已。

邱愛倫無法忍受自己的感情被如此踐踏,1975年,她借著去美國照顧宋美齡的名義,帶著兒子離開了60歲的蔣緯國。

看著邱愛倫離開,蔣緯國沒有作任何的挽留。從此之后一個人活在了對石靜宜的懷念中。

臨終遺言,不同死但求同穴

1997年,蔣緯國病重,邱愛倫得知消息后還是從美國回到了台灣來照顧他。邱愛倫雖然不甘心,可是這畢竟是她愛的人啊。

對于蔣緯國來說,他是開心的,他終于要和離別了幾十年的石靜宜重逢了。彌留之際,蔣緯國拉著邱愛倫的手對她說:」請將我葬在靜宜身旁……「

蔣緯國去世后,邱愛倫遵從他的遺愿,將他埋在了石靜宜的墓地旁。那塊墓地,早在40年前埋下石靜宜時,蔣緯國就為自己留好了空墓。

寫在結尾

年少時的喜歡甚是深情。蔣緯國和石靜宜相識時,沒有背景,沒有身份,只是兩個年輕人互相吸引、互相喜歡,他們愛得很純粹,這樣的感情注定是很難忘的。他們的相識、相知、相愛讓我們看到了愛情的美好,只是可惜石靜宜早逝,讓我們惋惜這段夭折的感情。

蔣緯國對石靜宜的念念讓人不由地想起那首蘇軾悼念亡妻的「十年生死兩茫茫、不思量,自難忘」,為他的癡情而感動。

可是既然蔣緯國選擇了對石靜宜深情,就不該去招惹邱愛倫。他的一時興起,卻耽誤了邱愛倫的一輩子。這對她來說不公平。

斯人已去,活著的人就應該向前看,珍惜眼前人,你說是不是呢?

ADVERTISEMENT
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

往下滑看更多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