扳倒袁紹,居功至偉,許攸到底揭了曹操什麼老底,招致殺身之禍?


ADVERTISEMENT

前言

東漢末年,曹操手握兵權,開始了他逐鹿天下,稱王稱帝的征途。而助他扳倒曹操第一大勁敵袁紹的,正是許攸獻計火燒烏巢。許攸立下汗馬功勞,卻也最終死在曹營之中。


如今的曹操已經是握有實權的軍閥,他志在稱王稱帝,統一天下。而在他擊敗袁紹奪取冀州的決定性戰役中,許攸獻出了火燒烏巢的妙計,可以說立下了汗馬功勞。然而功高震主,許攸最終也只能以死謝曹操的恩寵。

許攸之死,與他和曹操的一段青梅竹馬有著莫大關聯。

許攸與曹操,并非生死場上刀劍相向的死敵,而是少年時曾結為金蘭之交的摯友。那麼,這段看似牢不可破的友誼,又是如何就此破裂,最終讓許攸付出了生命的代價?


許攸之死固然與他在曹營中的目中無人有關,但更重要的原因在于他與曹操青梅竹馬的友誼已成泡影。

ADVERTISEMENT

他們本是親密無間的知己知音,卻最終兵刃相向,導致了許攸赴死的悲劇。

當曹操還是穿著單衣蹉跎洛陽街頭的窮書生時,他就已與許攸結為朋友。彼時的許攸也只是個涉筆墨的青年才俊,兩人志同道合,一拍即合。

少年時的曹操只是一個家境貧寒的年輕讀書人,他整日手揣書卷,在洛陽大街小巷游蕩。那時的許攸和他一樣涉筆墨,兩人一見傾心,很快就成了知心好友。


他們常常聚在一起,品茶論道,妄談時政。看似玄虛的人生理想,也成就了後來的擎天大業。

兩人經常相聚一處,邊品茶邊暢想人生,彼此鼓勵要成大事。看似不著邊際的理想主義想法,卻埋下了他們未來宏圖偉業的種子。

除此之外,也會一起輕狂逍遙。曹操性格張揚,許攸也不甘示弱。他們經常形影不離,胡作非為,將洛陽的酒樓歌坊逛了個遍。


在認真討論人生理想之余,他們也會無拘無束地尋歡作樂。

ADVERTISEMENT

曹操性格活潑張揚,而許攸也從不示弱,兩人形影不離,將洛陽的酒肆歌場玩了個底朝天。

有一次,曹操看上了一家歌坊的頭牌歌姬,就想方設法把人家拐走。許攸也來湊熱鬧,兩個人居然半夜潛入歌姬住處,將人擄了出來!所幸及時被發現,才沒有釀成大錯。

還有一次,曹操在街上看上了一家歌坊的首席歌姬,立刻就蠢蠢欲動,想將人擄來。許攸也來勁了,兩人就在深夜潛進歌姬住處,想實施擄掠。幸好及時被人發現制止,才避免了大錯。


有一回,曹操又在街上盯上了一樁即將舉行的婚禮,心頭一動,就想要破壞別人的洞房花燭夜。許攸也來勁了,兩個人趁夜色偷襲新郎的洞房。好不容易把新娘擄出來,又被眾人圍追堵截。許攸和曹操只得狼狽逃竄,差點丟了小命。

後來曹操又看上了一場馬上要舉行的婚禮,心生歹念,想在別人的喜夜搗亂。許攸也起了玩心,兩人就在洞房之夜突襲新娘。好不容易擄出新娘,又被新郎家人圍追堵截。曹許兩人狼狽逃竄,差點丟了性命。

這樣的故事多了去了。彼時的曹許兩人少不更事,將洛陽的歌樓酒肆逛了個底朝天,無所不為。許攸與曹操就這樣結為了莫逆之交,兩小無猜。

ADVERTISEMENT


這樣魯莽的故事數也數不清。當時還不到而立之年的兩人四處張揚虛名,鋌而走險,終成了知心莫逆。

而袁紹,則是這對摯友的另一位盟兄。他也是世家子弟,更有身為三公之一的叔父袁隗撐腰。三人一拍即合,結為金蘭義結。

除了曹許兩人,還有一個同樣驕傲的青年才俊——袁紹。他也來自權貴世家,叔父袁隗更是當朝太傅。三人一見如故,很快就結成了金蘭同盟。

那個時代,豪門權貴子弟無所事事,流連歌坊酒肆是常有的事。他們不拘一格,漫無目的的生活中也蘊含著對世道人心的思考。


那個時期的權貴子弟們很多也都是過著放浪形骸的生活,常出入酒肆歌樓。他們表面上不羈,內心卻也在思考人生與國家大事。

三人都看不慣外戚宦官專權,獻策慫恿大將軍何進。何進倒台后,三人也都仕途順利,各有提拔。

三人都對當時的外戚宦官把持朝政很不滿,暗中慫恿大將軍何進發難。何進失敗后,他們也各自仕途順利,官運亨通。

ADVERTISEMENT


一時間,曹許袁三人成了朝中小有名氣的新銳精英。他們要改革朝政,要為天下蒼生設想。青春激情中不乏遠大抱負,奈何終究是巨人式夢想。

三人一時間成了朝中備受矚目的年輕才俊,言論中都透露出要為社稷江山效力的遠大志向。只是青蔥歲月的夢想終究難以達成。

好景不長,董卓踢翻政治棋局后,三人也各奔東西。曹操在亂世中崛起,許攸則追隨袁紹。

好景很快就被董卓篡改朝局的舉動打破。曹操在亂世中走上了崛起之路,而許攸則追隨袁紹去了北方。三人就此陰陽相隔。


直到將近十年后,局勢逼迫許攸做出了人生的抉擇。于是,他來投曹營,將袁紹機密全盤托出,使曹軍獲勝有功。

十年后,許攸在袁紹營中地位岌岌可危,不得不叛變投奔曹操,將袁紹機密全部告知,最終導致曹軍戰勝。

一時間,許攸成為令曹操念念不忘的心腹良才。曹操親自去迎接,還說「寢食難安,恨不相從驅車之前」。果然,在許攸獻計火燒烏巢后,曹軍如虎添翼,大破袁軍。

許攸一時間成為曹操最信任的心腹之臣。曹操親自前去迎接許攸,語重心長地表示自己對他的景仰之情。在許攸提出火燒烏巢的計策后,曹軍節節勝利,終于大敗袁軍。

ADVERTISEMENT


一個獻策,一個斬獲人頭。許攸的計謀使曹操一舉拿下冀州,從此踏上稱王稱帝的征途。

許攸獻計,曹操出力拿下冀州。兩人合作無間,一舉奪下了袁紹的大本營。從此,曹操踏上了稱王稱帝,一統天下的征程。
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
ADVERTISEMENT
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

往下滑看更多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