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代才女出上聯:朝朝暮暮進進出出,書生巧對下聯,才女以身相許


ADVERTISEMENT

在書籍《清雜記》中曾經記載過清代才女的一則故事,通過對對聯的方式找到了如意郎君。

清朝乾隆年間,江南水鄉有一大戶文姓人家,文家世代經商,旗下擁有商鋪數十間,良田數百畝,積累下來無數的財富。

文老爺只有女兒文嬌一個千金,從小對她極為呵護,當成掌上明珠。

文嬌自幼喜歡詩詞,父親便請了當地最好的教書先生來教她識文斷字。

聰明伶俐的文嬌沒有辜負父母的期望,琴棋書畫樣樣精通,吟詩作對信手拈來,再加上天生麗質,很快她在當地成為人盡皆知的才女。

有一次,一個和尚來家里化緣,天色已晚和尚還沒有離去的意思,文嬌問道「大和尚,月明禪門,還不速歸」,意思是你到時間該離開了。

和尚微微一笑,對她說「我這兒有個上聯,你如果能對得上,我馬上就走」。

文嬌聽完笑了,覺得這位和尚很有意思,一口答應。

和尚說道「一女孤眠,橫豎三只毛眼」。

作為未出嫁的姑娘,文嬌知道這是和尚故意為難她,對子講的是男女之事,一般女子就裝作不會也就過去了,但性格剛烈的文嬌卻不罷休,她紅著臉,咬了咬牙,回道「

ADVERTISEMENT

二僧同榻,顛倒四個光頭」。

和尚看到文嬌不僅對上了,而且很有膽量,只好站起身來施了一個佛禮,道了一聲罪過便轉身離開了。

文嬌自小滿腹經綸,可惜古代女子無才便是德,她無法參加科舉考試,更不能入朝為官,擺在她們面前的便是找一個好人家盡快出嫁,過上相夫教子的生活。

對于才女文嬌來說,她早已經看淡了權貴名利,畢竟自己家已經富甲一方,對錢財沒有任何渴望,唯一讓她牽腸掛肚的就是不想草草嫁人,希望找一個情投意合,能與她學識相匹配的夫君。

俗話說:魚找魚,蝦找蝦。在茫茫人海中,如何才能找到那個心意相通的人,通過什麼樣的方法才能既考驗學識,又能鑒別出人品呢?

眼看到了出嫁的年紀,文嬌決定采用簡單有效的方式,那就是通過比武招親挑選如意郎君。

所謂比武招親,就是通過對對聯的方式考察才子們的文化功底,這不僅考察他們的文化功底,還有應變力,智力,觀察力和記憶力等等能力。

上聯由文嬌出,下聯由各位才子作答,從作答成功的才子中選擇一個優秀的出來,成為文嬌未來的丈夫。

ADVERTISEMENT

對于女兒的想法,文嬌父親非常開明,古代講究「父母之命,媒妁之言」,原本文嬌對挑選配偶沒有太多選擇的余地,可父親卻對女兒的想法極為支持,即使再多權貴者上門提親,文父也一概拒絕。

對聯與詩歌是一對孿生兄弟,對對聯沒有詩歌在音律、格調、平仄上的諸多限制,因此給作答者提供了廣闊的創作空間。

在明朝,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唐伯虎曾經被一個女子迷得神魂顛倒,她就是當時青樓的花魁蘇媚兒。

蘇媚兒美貌傾國傾城,可她并不是一個花瓶,她精通詩詞歌賦,琴棋書畫,是遠近聞名的才女。

蘇媚兒與唐伯虎交往許久,兩人經常互相出對聯,這天,蘇媚兒想刁難一下唐伯虎,故意給他出了一道對聯兒。

在紙上,蘇媚兒寫下了上聯「六木森森,松柏梧桐楊柳」。這是一版改進的「拆字聯」,「六木」合在一起就是「森森」,后面帶著六種樹木,松柏,梧桐,楊柳,偏旁皆為木字旁。

要想對出下聯,首先要想好下聯的第1個字,可是非常有難度,上聯首次為六,下聯就不能用六了。

才高八斗的唐伯虎看完上聯之后思考片刻,舉手寫下了下聯「四水沝沝,江河湖海泉澤。

ADVERTISEMENT

蘇媚兒看完下聯,連連地搖頭,她以為唐伯虎對錯了。泉水并沒有「水」字旁,可當她再仔細瞅瞅唐伯虎寫出的下聯,似乎有另有所指。

「四水」合在一起是「沝沝」,這沒有什麼問題,沝沝符合拆字的結構,也與六木森森上下回應,「水」對「木」非常的貼切。

江河湖海泉澤咋一看仿佛出現了錯誤,因為有5個三點水和一個水字,既不呼應上面的四水,也不呼應上聯的松柏梧桐楊柳。

可從另一個角度看,蘇媚兒卻發現下聯的精妙,江河湖海是一種慣用的說法,對應著前面的四水,泉澤則對應著前面的沝沝。

那麼沝沝究竟是何意呢?這其實指的是灘磧聚集的地方,什麼樣的地方可以稱為灘磧?在古籍《聞見后》中有這樣的記載,「尋常之船,一經灘磧,尚累日不能進」。沝指的是灘磧,也就是不能通船的淺水。

四水中江河湖海指的是能夠容得下船只航行的深水,而沝沝則是無法讓船舶航行的淺水。

在意境上,下聯對得非常巧妙,這副對聯也堪稱是千古絕對。

文嬌很欣賞蘇媚兒和唐伯虎的心意相通,她對外宣稱,「如果有人能對得出我給的上聯,無論長相、家境,文嬌都會嫁給他

此話一出,駟馬難追。

文家對聯招親的消息迅速傳開,文嬌天生亮麗,又是富甲一方的大家閨秀,很多才子只要娶了文嬌,不僅有美人相伴,還能風風光光繼承文嬌的家產,真是上輩子修來的福氣。

ADVERTISEMENT

為此,年輕才子紛紛慕名而來,但凡有點兒學識的都想一睹文嬌的風采。

在招親的現場,文嬌揮毫潑墨,寫下了上聯,共八字「朝朝暮暮,進進出出」

此時,眾人看過這個對聯,感覺既簡單又深奧,從字面上來說,無非就是兩個四字成語,可從整體上來看,這背后似乎又有著特殊的意義,只有參透這其中的奧妙,才能給出與之相匹配的下聯。

一位男子隨口說到「上上下下,左左右右」,這個下聯立刻引來眾人一陣哄笑,一位路人說道「如此粗俗的語句怎麼配得上啊」,一番嘲笑之后大家忍不住繼續解題。

這位作對的男子猜不透其中的奧妙,自討沒趣,只能轉身離開了。

此后有無數的才子前來嘗試,有人對出「風風雨雨,日日月月」,有人對出「前前后后,里里外外」,可不管哪一個,總給人一種差強人意的感覺。

文嬌看著這些對聯忍不聽地搖頭。

隨著時間的推移,這副對聯一直無人能解,因為難度很大,在當地很快傳播開來。

沒過多久,一個游歷四方的年輕書生路過此地,當他聽說有一個大戶小姐在比武招親中出的上聯許久沒有人能應答,懷著好奇的心思,他向前一看究竟。

ADVERTISEMENT

當書生來到文嬌家門前,看到了題上的這副對聯,思考片刻之后,眼前一亮,他隨手寫下,「日日夜夜,來來往往」,并將下聯轉交給府中的總管,讓其轉交給家中的大小姐。

當文嬌拿到這副對聯,讓人沒想到的是看完之后臉竟然刷得紅了起來。

這副對聯平仄和諧,其中的「朝」與「日」,「暮」與「夜」,「進」與「來」,「出」與「往」對得十分合理,能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對出這麼完美的下聯,顯示出做對人文學功底之深厚。

從文嬌的表情來看,她已然明白這位才子猜透了自己上聯所要表達的內容。
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
ADVERTISEMENT
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

往下滑看更多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