怪不得影視劇只敢拍上半身,鏡頭下移后,是觀眾不能看的全貌
ADVERTISEMENT
縱觀影視劇發展的幾十年來,變化最大的就是構圖問題。
以前的電視劇向來是全景居多,如今就只有貼臉、貼臉、還是貼臉!
就連公主抱這樣的甜蜜戲份,大多數也只拍上半身。
為何現在的導演越來越不愿意放出全景呢?因為他們知道一旦放出來,引來的就只有尷尬。
身高不夠蘋果箱湊
蘋果箱顧名思義就是裝蘋果的木箱,這是劇組里的常用術語,它也叫墊腳箱,常用來解決演員的身高問題。
一提起蘋果箱,其實這東西在劇組已經很普遍了,但是最普遍的東西,往往最能證實演員有沒有說謊。
ADVERTISEMENT
當初拍攝《致我們單純的小美好》時,188的胡一天碰到了160的沈月,兩人一同框盡顯尷尬。
如今的娛樂圈我們都知道,盡管底線很低,但是對身高的要求還是有的,太低的或太高的都不太好接戲。
因此矮的演員經常往高處報,高的則往低處報。
正因為如此,這才讓胡一天與沈月兩人鬧了笑話。
其實身高相差28厘米,頂多算一個頭的長度,結果兩人一同框,感覺就是一個大學生帶著一個小學生。
除此之外,當初拍攝《美人為餡》時,一米六二的楊蓉身穿8公分的高跟鞋,與一米八三的白宇同框時,還墊著10厘米左右的蘋果箱。
由此可見,其中的水分有多大。
ADVERTISEMENT
懸殊的身高差不僅給劇組帶來麻煩外,也讓演員十分辛苦。
因為一旦拍攝同框圖,就必須有一方遷就另一方。
就拿吳磊與張子楓來說,當初倆人拍攝《寵愛》時,鏡頭中的他們青澀美好,充滿愛意,看得讓人禁不住姨母笑。
但是在花絮里我們卻發現,拍這場戲時,吳磊的下半身在大劈叉,看到他們的樣子,就連身邊的工作人員都沒忍住在旁邊哈哈大笑。
更有黃曉明拍攝《泡沫之夏》時,與模特林嘉綺搭戲,鏡頭中的他們有多親密,鏡頭下的工作人員就有多忙碌。
看著工作人員馬不停蹄地更換蘋果箱的位置,難怪黃曉明一直低頭走路,恐怕不低頭就發生事故了吧。
ADVERTISEMENT
時代在變遷,電視劇在改革,為了提高工作效率,現在的很多劇組早已用增高鞋代替了蘋果箱。
不僅如此,我們還可以看到有些演員站在小推車上「原題踏步」的場景。
除了身高上造假外,騎馬的戲也給觀眾增加了不少笑料。
騎馬全憑想象
馬戲能給人加分也能給人減分。
當初吳磊在《我和我的父輩》中的騎馬戲,就為他圈了很多粉。
ADVERTISEMENT
還有竇驍在《楚喬傳》中策馬奔騰的模樣,也成為了各大剪輯手必剪的經典素材。
雖然騎馬的戲很帥,讓觀眾看得也很爽,但是考慮到演員安全以及成本問題,現如今很多劇組都使用了「騎馬不用馬」的套路。
成本夠的劇組,為了大程度還原騎馬的鏡頭,他們會使用一些馬的模型,演員只需要坐在上面,等著被工作人員推就好了。
而有些「怕麻煩」的劇組,則是連馬的樣子都沒有。
他們只需要一把木凳子、一根韁繩,剩下的全靠演員自行發揮。
ADVERTISEMENT
看著這些演員在鏡頭前賣力的樣子著實有些好笑。
這也就是為什麼很多演員,在演騎馬戲的時候經常被人詬病,就連譚松韻都沒能避免。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ADVERTISEMENT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